低碳城市建设的湘潭实践
时间: 2024-07-24 23:26:49 | 作者: 产品展示
时间: 2024-07-24 23:26:49 | 作者: 产品展示
在她的脑海里,“老工业基地应该是重工业集中、高能耗产业密集的样子。”今年1月,作为长三角地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张希应邀到湘潭园区考察。当高铁驶入湘潭境内时,她看到窗外时而田林交错,时而山水相融,就像一幅流动的风景画。
张希的感受不是个例。湘潭优良的人居环境,优化的营商环境,活力迸发的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颠覆了许多初到湘潭的企业家对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想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湘潭曾以“千里湘江第一湾”的水运枢纽地位,发展成湖南商业中心、南方地区重要的商贸重镇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座座大型工厂拔地而起,商贸网络日益完善,湘潭工业重镇闻名全国。
近年来,湘潭积极探索老工业城市低碳转型示范创新举措,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作为亚洲开发银行重点支持的低碳试点城市,湘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天,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湘潭基地宣布落成,首台远程超级VAN同步下线。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湘潭基地投产的意义,已不仅仅这是一座面向全球、打造全新VAN品类标准的智能数字化工厂,以及可实现约260亿元年产值;它还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地方政府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携手铺就绿色之路。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湘潭基地,是我国首个应用‘水弹性城市’概念的商用车整车制造工厂,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00万吨。”吉利方面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他们计划从超级VAN开始,探索太阳能车端应用、生物基环保塑料应用及零部件的循环再制造,并从车辆全生命周期设计、采购、制造、运营、回收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减碳。
“规划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湘潭基地之初,我们就明确要为国内商用车行业绿色建造树立新的标杆。”湘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湘潭经开区,在湘潭高新区、岳塘经开区、雨湖高新区、韶山高新区等地,裕能新能源、华夏特变、江冶机电、恒欣实业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也在成长壮大,成为加速经济转型的生力军。
和很多老工业城市一样,湘潭一直奋力摆脱对传统工业的依赖,寻求转型。向何处转?接续产业如何明智的选择?湘潭目标明确: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努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湘潭市工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湘潭以绿色发展为指引提升“含金量”,一方面推出“三改一扩”(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减排减污绿色低碳化改造、扩产增效)三年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让“老树发绿芽”。另一方面,瞄准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细致划分领域,巩固延伸先进钢铁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电池材料三大千亿级优势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电机电控电传动、红色文旅等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在招商引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湘潭对企业和项目的选择越来越讲究。“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一律不批。”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组数据能够正常的看到湘潭努力的成效。截至4月底,湘潭14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其中12个断面达到Ⅱ类水质。
5月13日,在2024年湖南省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被问及湘潭低碳城市建设为何取得明显成效时,湘潭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作了经验分享。
这位负责人说,湘潭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城市绿色理念普及、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建筑能效提升等关键领域的发展路径。积极引入和自主研发低碳技术,推广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实施智慧电网和微电网项目,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如,近年湘潭引入电动公交车100辆,新建充电站381座,引导社会资本新建充电站1200座。仅此一项,每年减少碳排放2万吨。
从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到更多细分领域开花结果;从老工业基地,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一项项殊荣背后,湘潭的绿色发展理念愈加明晰。
从湘潭市区向西80多公里,来到湘中地区顶级规模的城郊湿地——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白鸟飞翔,芦浪摇曳,黑鹳、白琵鹭、小天鹅、白头鹞等15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在此栖息,吸引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纷纷而来。
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得益于加大对湿地公园的修复和保护力度,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现已达到47%,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加,特别是鹭类由过去几千只增加到了1万多只。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
夏日傍晚,位于湖南工程学院旁的木鱼湖公园,落日的余晖洒满湖面,水波荡漾、空气清新,很多市民在这里漫步休闲。
“这里过去是臭水沟,周围堆满垃圾、蝇蚊遍布,了无生机。现在政府花大力气治理后,变成水清岸绿的城市公园了。”家住湘潭市岳塘区东湖路的赵师傅,回忆起昔日木鱼湖的场景,直感叹今非昔比。“天气好时,我早晚都要过来走几圈,环境很舒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近年来,湘潭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产业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较好实现了城市绿色转型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规划了以市中心大型公园为核心,辅以遍布市区的小型绿地和生态廊道的“一核多点”绿地系统。
此外,湘潭大力开展老旧小区补绿增绿,在全市55个社区老旧小区种植乔木5000余株,建成10公里长的森林步道,提质改造绿色通道、长株潭森林城市群生态绿心区。城区之外,“见缝插针”添绿,将乡村绿化美化纳入“林长制”考核,以奖代补,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用扎实的行动守护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金名片”。
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市林业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湘潭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2.51%,森林蓄积量达1060.65万立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5平方米。
2022年,湘潭列入国家首批、湖南唯一一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2023年,湘潭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工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电机既是工业领域最广泛的配套驱动设备,也是“耗能大户”。
作为电机行业头部企业,老牌国企湘电作出了示范。近年来,湘电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聚焦“电磁能+电机+电控”核心主业,加快绿色低碳、高效率节约能源成套装备研发技术和成果转化,目前企业研发的高效率节约能源电机型号共计3000余个,是入围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最多的企业之一。累计生产高效节能电机20000多台,推广量排名行业第一。
“我们开发出功率密度更大、中心高更低、体积更小、能效更高的绿色高效高压电机和超绿系列电机产品,电机效率达96.91%,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湘电相关负责人告诉说。
湘电还在电力能源、交通运输领域发力。其中,湘电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120吨级纯电交流传动电动轮自卸车,已于2023年5月通过国家级鉴定。和同吨位传统燃油车比较,车辆燃料成本降低7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40%以上,年减少碳排放1500吨。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内多个矿山运行,并出口欧洲、南美洲,市场订单饱满。
湘潭市财政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亚洲开发银行支持下,湘潭身体力行地做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者。
首先,制订了完备的低碳政策体系,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其次,政府对参与低碳构建的企业加强监管、加大激励,对合乎条件的企业通过财政补助、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来进行支持。把企业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纳入政策优化的首要考虑。政企的“双向奔赴”,不仅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加速了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筹备设立了低碳发展基金,引入社会资本支持重大低碳项目建设,并与银行合作推出“绿色信贷”产品,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领域项目融资。5月13日,湘潭率先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湘潭)实施方案》,迈出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步。
“我们定期发布低碳城市建设进展报告,2021—2023年湘潭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约11%,圆满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的进度目标。”湘潭市发改委负责人说。(王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