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记住百年前古运河畔的隆隆机声萧山通惠公纱厂的前尘往事
这家纱厂占地90余亩,和杭州通益公纱厂、宁波通久源纱厂,并称“三通”。“三通”是其时浙江尖端规划、设备最先进、社会上最有影响的三家民族本钱工厂。
从1899年正式投产,到1941年因不肯与日本商人“协作”而被逼罢工,通惠公纱厂在萧山,甚至浙江的民族本钱前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日,小编带你走进这家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纱厂,了解她从兴盛到衰落的开展进程。
外国本钱主义侵入的影响与影响,封建自然经济的崩溃,给民族本钱的发生供给了某些客观条件,比如商品市场、劳动力来历等等,所以,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开端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出资于新式工业,由此发生了我国最早的民族本钱。
陈光颖(1830—1904),字伯蕴;原名光仁,字无蕴,清光绪朝秀才,闻名绅商,家有巨资。
楼景晖(1846—1923),号映斋,清光绪朝四品衔候选同知、农工商部参谋。
他们集资55万9千元(银元),从英国买来了500匹马力的透平式蒸汽机2台,还有弹花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精编机和1万多枚纱锭。工人830人,出产粗纱,产品有随手纱、反手纱,分6支、7支、10支、12支、15支5个层次及16支细纱,年产棉纱11000多箱,所需原棉44900多担,产量约为270万元。
通惠公纱厂所用的棉花,大都采自萧山、绍兴两地;间或购进通州(今江苏南通市)、陕西棉,作为兼纺细纱的配用。产品以“麒麟”“双鱼吉庆”“五狮”为商标,行销绍兴、宁波、金华、温州、衢州及上海、广东、四川等地,曾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比赛中获超等奖,因此饮誉海内外。
1900年,萧山通惠公纱厂3次向清政府借得官银10万7千余两和银圆1万余元作为基金,初次进行扩建:添加纱锭100枚,汽锅3只,工人增至100余人。
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5日,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从头切割我国东北及朝鲜,发动了战役;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为了分割国际,抢夺霸权,又爆发了第一次国际大战。
这期间,帝国主义各国忙于交兵,我国国内也掀起了“洋货,拯救权力”的群众运动,洋纱、洋布进口数量锐减,这给通惠公纱厂供给了史无前例的开展机会,使它的产品非常热销。其时,上海编织棉毛衫,粗纱用量大增,而当地各纱厂的产品以细纱为主,即便有粗纱,多用下脚棉纺成,质量低质。萧山通惠公纱厂出产的粗纱,都用原棉纺成,质量优于沪纱,其间6支纱尤受上海的针织厂商欢迎,呈现了求过于供之势。
据1917年材料,这家纱厂获利10余万元。至1918年,通惠公纱厂年产量高达500余万元。其时的萧山《民国日报》报道说:“萧山东门外通惠公纱厂,经营极形兴旺,销路畅旺,获利甚厚。”
1919年,纱厂逐渐扩展出产规划,纱锭增至14560枚,工人达1370名,且日夜开车……
但是好景不长!第一次国际大战完毕之后,特别是1922年今后,洋纱又复推销国内,且纱价回落,如10支纱每箱原价为220元,一路跌至175元!通惠公纱厂日亏本约200元。至1926年,纱厂已向浙江当地银行典当借款10万元!
1929年,通惠公纱厂工人已达2620名,而年产棉纱却只有8200箱,产量为1623600元,欠省财务款达141575元!为摆脱困境,只得把工人裁减至1300余名。
1933、1934两年中,每年产纱仅11000余箱。兼之纱价逐日下降,亏本非常严峻,其时的《浙江省出产会议报告书》惊呼:萧山通惠公纱厂“致亏血本”“反常垂危”!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轮炸萧山县城,通惠公纱厂被逼中止出产。
1939年,为追求工人生计,纱厂派员去上海恳求德商稳妥公司稳妥,然后复工出产。并挑选所前山里王村作为战时厂址,时局吃紧时即迁往那里。
1940年1月21日,日本侵略军渡过钱塘江。厂方闻讯后,组织上夜班的工人,把工厂连夜转移到山里王村;纱厂办事机构也搬迁绍兴流亡。
萧山沦亡之后,日本商人曾在上海与通惠公纱厂有关人员触摸过几回,妄图以“协作”名义劝说纱厂恢复出产。厂方不肯复薪酬敌,惟与之迂回唐塞。日商梦想幻灭,便勾通占据萧山的日本侵略军,于1941年2月,将通惠公纱厂的机器设备悉数拆开劫走。至此,古运河畔的机声,成了悠远的前史。
前史证明:浙江的民族本钱是很软弱的,经不起风波。同全国状况相同,浙江的民族本钱因为发生在我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年代,遭到外国本钱和本国封建主义的严峻压抑,是难以开展的。
前史还将证明:我国的民族本钱要开展,必须有刚强的后台,必须有一个平和、安靖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