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直播小九直播间_小九直播nba在线观看免费_小九直播间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看栖霞区农业废弃物的“黑化”重生之路_ 龙虎网

日期: 2025-11-06 20:41:39 作者: nba直播小九直播间

 

  龙虎网讯(通讯员 陈琳 记者 汤鑫磊)对于众多农民而言,秸秆、稻壳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一直是个棘手难题。然而,在长期专注于农业固废综合再利用的南京年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年达科技”)眼中,这些所谓的“废弃物”,实则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近日,省发改委正式发布《2025年江苏省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资源循环利用篇》,栖霞区龙潭街道年达科技实施的“秸秆炭化还田多联产技术项目”凭借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的良好成效成功入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公布的三个案例中,年达环境是农业领域唯一入选单位,同时,其位于龙潭街道秸秆炭化还田产生的330吨碳清除项目,也在国际碳信用认证平台Puro成功挂网销售,销售价格为142美元/吨,成为国内首家生物质炭类型申请碳减排成功的项目。

  项目年处理秸秆能力8000吨,折合减少约12800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年产生物炭1600吨,其中施入农田炭碳含量稳定性>85%,碳固定潜力达4000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每吨生物炭平均减碳效益2.5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固定年限可达100年以上……近年来,依托年达科技实施的秸秆炭化还田多联产技术项目,栖霞区龙潭街道农田里的秸秆等废弃材料成功“黑化”,热解成富碳产物——生物炭,凭借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碳储量等多重“武艺”,生物炭迅速蝶变为绿色低碳农业舞台上的“大主角”。

  从废弃物到生物炭,如何华丽变身?栖霞区以一场静悄悄的土壤“疗伤”过程给出“答案”。该项目采用集成化高效炭化处理系统,核心设备为连续式低温炭化装置,工艺采用四段式热解结构。在年达科技与南京林业大学的紧密合作下,项目不仅成功开发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C含量、高吸附性能”的三高型土壤调理用生物炭,还通过构建闭环机制,实现从秸秆收集、集中处理到产品施用、减排评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黑化”之后的废弃物,最终归宿还是土壤。年达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些“黑不溜秋”的炭块或炭粉“骨骼惊奇”,有独特的空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即在相同质量下,拥有更大的表面空间。这意味着,它们融入土壤后,便具有不可小觑的吸附能力,能够牢牢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间,如同为土壤“舒筋活络”。

  据年达科技初期试验数据显示,项目区土壤呈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磷等关键养分供给不足,制约作物产能提升。经炭基有机肥处理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改善:pH值有效回升,趋于中性,酸化趋势得到遏制;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提升超40%,达到76.17–79.65 g/kg;总氮含量提高约15%,速效磷含量跃升逾5倍,达154.47–176.49 mg/kg,钾元素亦保持稳定释放,养分结构更加均衡。在其影响下,龙潭街道的试验田正逐渐蜕变为“江南黑土地”,亩均产量可提升7%左右。

  “该项目于2023年在龙潭街道大棚村启动大田中试后,当年就帮助大棚村增产30万斤水稻。”栖霞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道。如今,农民们在龙潭街道这片“江南黑土地”上辛勤耕耘,每一次弯腰,都饱含着对丰收的笃定;每一滴汗水,都映照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秸秆的再生利用,已真切成为推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向上生长的崭新力量。

  从田间地头的“生态负担”,到农业发展的“资源引擎”,秸秆炭化还田多联产技术的落地,映射出栖霞农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迈进的坚定步履。栖霞区农业农村局、龙潭街道携手年达科技用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只要找对路径,就能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